机票差价巨大女子被大数据杀熟,看着

3月9日,四川成都,一网友在购买成都到乌鲁木齐机票的时候发现,买票平台手机显示的价格跟别人相差很大,自己的推荐都是-元机票,朋友推荐的是元以下的机票,难道平台认为自己很有钱?

朋友用的手机是红米手机,自己用的是苹果手机,猜得不错的话,平台根据手机来推荐信息,用苹果手机的人会被认为是有钱人,于是把价格高的票价推荐了过来。

售票平台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线售票平台都是旅游公司专用平台,他们通过推荐旅游顺便搭售机票,酒店,由于跟这些公司合作的时候已经达成了提佣金法的协议,卖的越高赚得越多,所以就会采用这种有针对的服务。

这属于“大数据杀熟”,平台利用算法技术,来赚钱消费者的钱,损坏了消费者的利益,对此国家专门出台了文件加以管理。

根据《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对于平台同一产品或服务设置差异化的价格,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整改,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严重的处于25万以上50万以下的罚款。

现在手机安装软件,都要获取手机的信息和权限,平台利用获取的信息做着各种非法勾当,2月5日,工信部通报了26家软件违规调用权限,其中有10款APP被下架。

享受“数字化“时代便利的同时,更要善用技术保住个人信息安全,大家对此事怎么看,有没有碰见过大数据“杀熟”?

这让人不经的想起了,前段时间一位复旦大学的教授带着他的学生,专门做了一个打车测试,用不同价位段和不同品牌的手机,在打车软件上叫车,结果大数据杀熟的套路,就在此时上演了。

在某些软件商看来,苹果手机用户,就是人傻钱多待宰的羊,用苹果手机叫车,更容易叫到那些更贵和更舒适的专车。

相反安卓机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大数据杀熟,已经成为了巨头们“薅羊毛”经典招式了。

其实这是平台基于大数据的用户画像,分析得出的用户需求,可是这样无疑是“偷听”啊!一句“同意上述条款,条款最终解释权归APP所有”就让我们失掉了个人数据主权,不同意条款不能用APP,难不成这就是:“既要用,必承其重?”

关于大数据“杀熟”,你有什么看法?你是否也被这样对待过?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okwfh.com/zlff/16077.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