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和结构都会发生退行性变化,不少疾病更是会「趁虚而入」。因此,中老年人、有家族性疾病史或具有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常规健康检查的频率医院去进行一次常规健康检查?
身体健康的年轻人
每1~2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但体质较差,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肿瘤等疾病家族史的人,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中老年人
由于各方面机能的下滑,身体进入「多事之秋」,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至半年左右。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间隔时间应在3~4个月左右。
体检项目很多人面对繁多的体检项目,常不知作何选择。
医院的体检中心,会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体检套餐」,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即可。
1.常规健康检查套餐
一般体格检查: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眼科、肝病科的专科检查;
功能检查:心电图、胸片、B超(包括肝、胆、脾、肾和生殖系统)等影像学检查,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心脏彩超检查;
生化检验:血、尿、便常规及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和乙肝五项等化验检查。
2.中老年体检要懂得「加餐」
推荐中老年人,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除了常规体检,有针对性进行体检「加餐」。
心脏检查
对于暂无症状的冠心病、早期心肌梗塞等早期心血管的毛病,通过常规心电图很难被发现,致使中老年人常常忽视了这方面的问题。
脑部检查
脑梗塞、脑溢血的发病年龄年轻化,但许多人在常规体检中并未选择做脑部CT或磁共振。
癌症筛查
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段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一位。
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可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如胃溃疡、大肠息肉等。
骨密度检查
骨内钙质一般从30多岁就开始流失,骨质疏松在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
餐后血糖检查
一些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就万事大吉了。然而,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减低,大血管病变此时警钟已响起。
乳腺检查
乳房自检以及乳腺癌的筛查,很可能会帮助女性朋友尽早发现病患,提高预后质量。
前列腺检查
人到中年,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需要引起注意。
眼底检查
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比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甚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
口腔检查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如果刷牙时流血、口臭、牙齿松动、吃过凉或过热的食物会敏感和酸痛等,都说明可能有牙周病。
体检注意事项1.注意采血最佳时间并空腹
采血化验的最佳时间的早晨的7:30~8:30之间,采血需空腹,患者应禁食禁水12~14小时。在完成所需空腹检查后,可按日常习惯进食并服药后,再进行其他检查。
2.注意体检前不宜贸然停药
采血要求空腹,但对慢性病患者服药应区别对待。比如高血压患者进行体检也要正常服药,同时向医生说明服药情况。而对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应在采血后及时进食、服药。
3.注意不能随意舍弃检查项目
体检表内设定的有些检查项目,如肛门指诊检查,对四十岁以上受检者直肠肿物的发现尤为重要。有的受检者因怕麻烦或害羞,自动放弃该项检查,若受检者真有病变,自然也就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后果不言而喻。
4.注意重要病史的陈述
病史是医生判断受检者健康状态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不要故意隐瞒而使医生漏诊或误诊。病史陈述要力争做到客观、准确,重要疾病不可遗漏。
5.重视体检结论
体检结论是医生根据各科体检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对受检者开的健康处方,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要仔细阅读和认真实施,使体检的意义得以体现。
6.建立体检手册
如果有条件,最好每次都能由固定的医生主持检查,以便全面、系统地掌握受检者的健康状况和对受检者进行保健指导。参加体检者自己应准备一个健康体检手册(医院制备),每次都应认真填写。
来源:丁香园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点击标题查看近期热点资讯医生出诊表简医挂号攻略简医之花看病技巧健康知识简医名片北京看白癜风最好的地方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