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你了解多少

说起“高度近视”,很多人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都是这样的:

单薄的镜框包裹着厚厚的镜片,几乎看不到眼睛

其实近视度数在-6.00D及以上就属于高度近视了,往往是由于眼轴过长造成的近视度数过高,这也是高度近视的人眼睛比较凸的原因,在我国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视力伤害。下面两张图就是普通眼球和高度近视的眼球的对比:后者的眼球的前后径更长,易引发多种并发症。

高度近视患者不同类型有不同的发病原因,受遗传和后天性因素的影响,并存在个体差异,应根据个人病情及既往病史综合分析。一般好发于有家族遗传史、长期近距离用眼以及眼球发育异常的人群,同时电子产品普及等环境因素也可以诱发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分为单纯性高度近视和病理性高度近视。

单纯性高度近视一般表现为:远视力降低、近视力正常,近视度数在-6.00D以上,度数在成年以后趋于稳定,通常是眼轴增长过长导致的近视度数过高,所以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睛向外凸出,眼底呈“豹纹状”,常有视觉疲劳感。

病理性高度近视患者度数会终身进展,甚至会出现更严重的视觉损害和眼底病变,并且随着病程的进展,矫正视力也会逐渐下降;部分患者还会因视野改变而出现视物遮挡感;还有患者会因并发黄斑变性而出现视物变形,并且伴有红色觉异常等症状。如果患者的暗适应功能出现异常,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夜盲症状。

近视本身不可怕,通过早发现、早矫正、早防控,把度数控制住,对眼睛的健康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可怕的是发展成高度近视后的并发症

视网膜脱离:近视眼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由于长期的眼轴伸长及眼内营养障碍,视网膜周围产生病变,极易发生剥脱。

白内障:高度近视患者合并眼底退行性变时,可发生晶状体营养障碍,引发晶状体浑浊,形成白内障,此时早期即可影响视力。

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眼球结构异常,可导致眼内的房水流出阻力较大,容易引起眼压升高,从而引发青光眼。

黄斑出血:高度近视引起黄斑出血是指在黄斑区也可见小的斑片状出血。

后巩膜葡萄肿:高度近视容易引起巩膜连同葡萄膜一起状如葡萄的紫黑色向外膨出,形成后巩膜葡萄肿。

黄斑裂孔: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组织缺损,严重损害患者的中心视力。

高度近视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患有家族遗传疾病史的人群,要定期到眼科进行视力检查。对有疑似高度近视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做眼科常规检查、眼底检查以及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高度近视的预防要从“娃娃”抓起,早期预防、重视防控、积极矫正,把度数尽可能控制住,避免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还有要注意的是:要区别开“假性近视”和近视,“假性近视”也表现为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和近视的症状相似,不同的是“假性近视”多为功能性,是睫状肌痉挛造成,并未发生眼轴的增长,所以是可以恢复的,通过适度休息或者按摩放松后又可逐渐恢复正常。所以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视力下降的时候不要过度慌张,盲目配镜,一定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通过散瞳验光检查出真性近视的度数后再选择科学的矫正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kwfh.com/jbcs/13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